今天给各位分享脊髓灰质炎疫情时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脊髓灰质炎什么时候流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试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卫生检疫机关监测的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疟疾、脊髓灰质炎、登革热、斑疹伤寒和回归热(下称监测疾病),或卫生部指定的其他病种。
第十五条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入境、出境的人员实施传染病监测,并且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第十六条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有权要求入境、出境的人员填写健康申明卡,出示某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证书,健康证明或者其他有关证件。
“传染病监测”指对特定环境、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病原学、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有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预测有关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以及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口岸(以下简称国境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依照本法规定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
环境调查包括对水、食品等有关因素的调查。在国境口岸必须加强对出入境交通工具和国境口岸食品卫生或饮水卫生管理,才能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6)发病率调查。
...规定的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及疫情报告时间。
1、h内上报。丙类: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性腹泻(除外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
2、法律分析:甲类和乙类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应在2小时内上报;其他乙、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上报。法律依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七)报告时限。
3、最新传染病上报时限要求如下: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法定传染病、其他传染病,应当在7天内上报。
4、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不分城镇和农村,都应该在24小时内进行报告。
5、甲乙丙三类传染病上报时间:传染病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这三大类,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甲类,属于强制管理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包括鼠疫、霍乱两个疾病,如果一旦发现城镇上报必须在2个小时内完成,农村不能超过6个小时。
6、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
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是从什么时间开始
年。天花会引发骨髓炎等并发病,中国消灭了天花,2000年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2006年后已无白喉病例报告。
脊髓灰质炎系列疫苗的研制及应用:让脊灰与中国儿童绝缘 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域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这是继全球消灭天花之后,世界公共卫生史上又一伟大业绩。
年,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带领7位科研工作者在云南昆明西郊的玉案山开始了攻克“脊髓灰质炎”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前身)。
65年,全国农村逐步推广疫苗,从此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免疫,病例数继续下降。
脊灰野病毒的重要事件
1、年9月,湖北省报告了我国最后一例骨髓灰质炎病例,之后,再未发现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2000年10月,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宣布成为无脊灰区域,标志着我国进入无脊灰状态。
2、年卫生部决定用疫苗来预防此病,并从苏联引进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制造技术。2000年7月我国证实从1994年10月起已无由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达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3、年,全球范围内有6个国家存在脊灰野病毒的流行,其中与中国接壤的有3个。而且印度尼西亚、也门等一些已经消灭脊灰的国家相继发生了输入性脊灰野病毒传播,造成局部地区脊灰重新暴发流行。
4、年成功研制出首批“脊灰”(Sabin型)活疫苗,1962年又牵头研制成功糖丸减毒活疫苗。自此,我国“脊灰”年平均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使数十万名儿童免于致残。
5、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
6、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全球报告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扩散至多个国家,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喀麦隆、伊拉克、叙利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
脊髓灰质炎疫情时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脊髓灰质炎什么时候流行、脊髓灰质炎疫情时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